健康咨询热线:020-66876599 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400-879-1964  投诉:13501313493 支付中心 医搜 医院
导医网首页 | 预约挂号 | 导医陪诊 | 定点医院 | 疾病大全 | 健康管理 | 健康资讯 | 在线问吧 | 视频咨询 | 妇科导医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> 热点 >> 正文

中医如何治疗湿疹


日期: 2015 - 12 - 03   作者:   来源: 生命时报   责编: lq   阅读次数:
本文摘要: 天气逐冷,正是湿疹、结节性痒疹、银屑病等夏轻冬重类疾病由轻渐重的时期。专家表示,在冬季,正是治疗皮肤病的关键时机。

         病例:家住闵行区的陈大爷患有湿疹近15年,最开始双腿部皮肤起小丘疹,慢慢地全身都有,后来发展成渗液、干燥、结痂、粗糙肥厚与裂口,并伴着钻心的痒,特别夜里瘙痒得难以入睡。年年治疗,好了又复发,一直不能根治。为了治好湿疹,也寻求了不少医院,到处寻医问药,吃过的药不知道有多少种,结果也是无济于事。诊室里陈大爷越说越激动,他说,每年一到秋冬开始加重,彻夜难眠,医生每次都说没办法,只是开止痒的药片和一些花花绿绿的药膏,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嘛。

  专家解答:患者长时间服用某一种抗过敏药,会致药效下降,或不能起到抗过敏作用,则说明该药产生了“耐药性”。因此,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抗过敏药,一般在服药三个月后,要换一种抗过敏药继续治疗。也可以采用中医药疗法,如中草药、针灸等配合治疗,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。

  湿疹中医称之为“湿疮”。其病因复杂,常与过敏体质、内外过敏原刺激等有关。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体质引起,风、湿、热阻于肌肤所致。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,往往对称分布。下面介绍一下中医辨证治疗湿疹

  湿热型:多见于急性湿疹、脂溢性湿疹及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,皮肤起红斑、水疱,瘙痒剧烈,流黄水,味腥而黏,或结黄痂、糜烂、脱皮。小便黄赤,大便秘结。舌质红、黄或腻。多因血热脾湿,浸淫肌肤所致。可使用利湿清热的方法,服用龙胆泻肝汤。

  脾湿型:多见于亚急性湿疹或泛发型湿疹。皮肤起连片小水泡、颜色暗淡不红、瘙痒出水,或有胃痛、食欲不佳、面色萎黄、腿脚浮肿、大便稀、小便微黄。舌质淡、舌苔白或腻。多因脾运失调,湿从内生,浸淫成疮所致。需用健脾除湿的方法可湿胃苓汤治疗。

  血热型:相当于丘疹性湿疹,中医称之为粟疮或血风疮。遍身起红丘疹、剧痒难忍、抓破出血。舌质红,苔薄白。多因湿热内蕴,外受于风,热重于湿所致。需清热凉血,祛风除湿,可服用凉血除湿汤。

  伤阴型:多见于亚急性湿疹、泛发型湿疹,皮肤浸润、干燥脱屑、略见出水。舌质红,舌苔光。多因渗水日久,伤阴耗血,血燥生风所致。建议滋阴养血,除湿止痒,可用滋阴除湿汤治疗。

  中医在治疗皮肤瘙痒方面富于经验。“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,内因多与气血相关,外因常与风邪相关。或为风热、风寒或湿热之邪蕴于肌肤,不得疏泄而致。或因风邪久留体内,化火生燥,以致津血枯涩,不得润养肌肤而发。”通过把脉,了解病人的饮食、生活起居以及原发病的情况,采用不同的汤药组方。如果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抓挠皮损,可采用中药熏蒸,使增生硬化的皮损软化,或采用散剂、油剂针对不同的皮损情况加以治疗、滋润。在治本的同时还有针对外在的皮肤症状治疗的手段。内外结合才能达到痊愈效果。


 ·  心火的食疗方子
 ·  踢毽养生法
 ·  足底养生法
上一条资讯:
下一条资讯:
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,仅为提供更多信息,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。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。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,请联系我们。
    打印本页 】 【 关闭窗口 】 

人才招聘 | 联系方式 | 地方分站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s @ 2005-2016 东亚医讯-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[2010]第00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