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咨询热线:020-66876599 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400-879-1964  投诉:13501313493 支付中心 医搜 医院
导医网首页 | 预约挂号 | 导医陪诊 | 定点医院 | 疾病大全 | 健康管理 | 健康资讯 | 在线问吧 | 视频咨询 | 妇科导医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> 热点 >> 正文

补药的注意事项


日期: 2014 - 02 - 11   作者:   来源:   责编: pwl   阅读次数:
本文摘要:  对于中药补药来说,它有补气、补血、补阴、补阳之分。吃补药的原则应是“按虚下药”,否则会带来相反的结果。

        阴虚者有体弱消瘦、腰酸无力、遗精盗汗、头目眩晕、咽燥口干等症状。常见的补阴药有六味地黄丸、二冬膏、琼玉膏、龟板、鳖甲、银耳、沙参、麦冬、天冬、百合、枸杞子等。

  阳虚者有体力衰微、神疲嗜卧、神经衰弱、腰膝酸痛、阳痿遗精、须发早白等症。常见的补阳类药物有鹿茸、胡桃肉、冬虫夏草、蛤蚧、杜仲、韭菜籽等。

  气虚者有气虚无力、失眠健忘、脾胃虚弱、食少纳呆等症状,可酌情选用下列药物:参苓白术散、补中益气丸、西洋参、党参、太子参、黄芪、山药、白术、大枣、蜂蜜、饴糖等。

  血虚者有血虚萎黄、面色苍白、精神萎靡或吐血、便血、失血等症。常见的补血类药物有当归、熟地、何首乌、白芍、阿胶、桂圆肉等。


 ·  吃补药对白癜风有危害吗
 ·  中医泡脚堪比补药
 ·  补药会加重风湿病症状
 ·  风湿病能不能吃补药
 ·  男人补药有这些
上一条资讯:
下一条资讯:
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,仅为提供更多信息,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。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。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,请联系我们。
    打印本页 】 【 关闭窗口 】 

人才招聘 | 联系方式 | 地方分站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s @ 2005-2016 东亚医讯-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[2010]第0050号